《媽,別鬧了!》:沒有人要妳拖著的殼,最難脫下

今天總算看完《媽,別鬧了!》,來講一下心得。下面有雷喔!

除非死去,家人要分開,總是很難的。

總共十一集,一路看角色們打打鬧鬧的也就看完了。中途的劇情要說有很多曲折嗎?好像回想起來也還好,就是一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,是一些日常的體會。

評論一個喜劇總是很難的,我是看得蠻高興的,可能原本的期待就是喜劇吧。個人覺得比莉超適合這個角色,倒不是在那種什麼生離死別的場景演得好,而是那種日常的長輩感演得很好。例如看到有人拿視訊鏡頭給自己,第一時間就講「這個看起來就很難用」,這種看到新東西先拒斥了再說的感覺很到位啊,而且她講得超真心的。

看到了最後,覺得這部劇還是蠻值得看的,雖然它劇情不是很緊湊,可能有人會覺得有點拖時間,不過我覺得它整體還是很有重點的,而且表達得很好,那個重點就是,家人究竟要如何分開?

原本圍繞著寇世勳運轉的家庭,因為寇的離世而分崩離析。她們試著相處,但是很難。

其實她們就是一點都合不來。

比莉雖然充滿自信個性也有趣,但是卻習慣性貶低家人,對她的兩個女兒來講,可以說是有毒的家人。賈靜雯沒自信,只好用某種壓力跟框架整天勉強自己,也從勉強家人當中得到不安定的成就感跟安全感,但是又因為本質上還是沒自信的,所以沒有辦法談戀愛。柯佳嬿也沒自信,所以某種程度把自己從家庭抽離出來,透過單方面犧牲奉獻的親密關係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。

原著好像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講母親的部分,姊妹的部份好像比較少。不過我覺得在劇中姊妹的刻畫也很棒。

所以她們三人形成一個互相消磨的關係。這個故事可以有很多方式去說她們怎麼磨合並成功作為結尾,這樣的結尾也是最能被大眾接受的。但最後故事的結尾是,她們三個分開了。

可能會有人覺得,就這?演了十一集,最後分開住?不過坦白講我覺得這才是最合理的,有的時候人的執著與習慣,真的會拖住一個人,要做任何突破都慢吞吞的,好像沒什麼進展。就像賈靜雯在劇中說自己是蝸牛一樣,有誰要妳拖著那個殼呢?事實是沒有人要妳拖著的殼,最難脫下。

劇中有一句台詞是賈靜雯對比莉說:「為什麼死的是爸,不是妳?」這句台詞本該是大吵一架的開端,但沒有。這是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成熟的地方,吵夠了,那就別吵了。

如果這真的是一個關於和解跟相處的故事,那反而十一集還太長了,家人是台灣人最難改掉的習慣之一,只是維持下去反而不難吧。經歷過十一集的消磨、爭吵、對彼此更深的認識以後,終於認知到家人應該分開了,然後下定決心分開,才恰恰讓人體會一個家庭的好聚好散多麼不容易。我想,除了好笑的場景以外,《媽,別鬧了!》還是帶給我很多想法的一部劇。

附帶一提,看報導說,原著作者捨棄了中國六倍的授權費用,把這個故事留在台灣,我覺得很值得支持啊!給中國改編的話,會不會最後強行圓滿大結局?三個人帶三個男朋友一起吃火鍋過年用大結局拜年都有可能吧。